今天是:
 通知公告 
 教学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公告>>教学新闻>>正文
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17年教学工作回顾
2018-01-14 01:14     (点击: )

 

2017年,是学校奋力“追赶超越”的一年,是扎实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一年。一年来,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工作扎实稳步推进,在课程教学改革、产教融合、课内外一体化、创新创业教育、二级学院教学工作目标管理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在省属高校“追赶超越”季度考核、师范类专业引导性评估、教改和课程项目申报等工作中取得了突出成绩,有力推动了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一、扎实完成省属高校“追赶超越”季度考核教学考核点工作,成绩突出

在省属高校“追赶超越”季度考核中,对标教学工作的有“一流学院、一流专业、创新创业”共三个考核大项,考核分数占评价总分的50%,任务十分艰巨,压力很大。教务处结合年度目标任务清单提前谋划,在各二级学院和相关部门辛苦工作和大力配合下,高质量完成了省厅考核工作项目和三大考核汇报材料的撰写上报,为学校在全省“追赶超越”中取得优异成绩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2017年前三季度考核,分别获得省属同类高校第5名、第2名、第3名。

二、认真研究行业和地方需求,做好专业结构优化和内涵建设工作,取得新进展

组织申报了2018年新增“康复治疗学”和“商务英语”2个专业,其中“康复治疗学”专业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省卫计委的进校考察评估;暂停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招生,恢复了材料化学专业招生,撤消了生物科学和信息与计算科学2个专业,专业结构不断优化。

制定了《安康学院关于推进“一流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按照“加强内涵、注重应用、扶优强特、争创一流”的建设思路,不断加强专业内涵建设,取得了新进展。农学、园林、财务管理、汉语言文学等4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项目,标志着我校迈入了陕西省普通高校“四个一流”建设序列;新增食品科学与工程、小学教育2个校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

三、政策引导,项目推动,示范引领,稳步推进课程教学改革工作,全校性课改局面初步形成

2017年为学校“课程教学改革年”,制定了《安康学院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实施意见》和《安康学院2017“课程教学改革年”课改工作实施方案》,着力在课改上取得新突破。推进建立了“教改示范课程奖”一等奖晋升教授,“教改示范课程奖”二等奖或“青年教学能手”晋升讲师或副教授直接进入信任投票的机制;落实了“教改示范课程奖”一、二等奖获得者奖励和境外研修待遇;落实了所有课改项目工作量补助政策。

构建了“全要素、多维度、立体化”的课改项目体系,从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与方法、考核方式全要素覆盖、多维度切入,推出了“产教融合课程+混合教学改革课程+考核方式改革课程”和“教改示范课建设项目”课改项目体系,全面推进“课堂革命”,着力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全年重点支持产教融合类(校校合作、校地合作、校企合作)案例库、项目库等自编讲义、创新创业指导讲义、实验实习实训指导书等自编讲义或教辅用书28部,其中出版教材7部。推出了产教融合“双主持人”等三类教改项目30项。启动了混改、考改、示范课项目224门次,目前全校共有课改项目468门次,50%以上的专业核心课程进入了课改序列,全校性课改局面初步形成。

出台了《安康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综合改革指导意见》,从论文形式、双导师制、过程管理、成绩评定等四方面稳妥推进毕业论文改革,部分二级学院积极探索,并从2017届毕业生中开始试点,2018届毕业生中全面展开,取得良好效果。

组织了第三次“优秀教改示范课程奖”评选和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活动,寇莹老师主讲的《化工仪表与自动化》等7门课程荣获2017-2018学年第1学期“优秀教改示范课程奖”;曹晶晶等14名教师荣获第七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二、三等奖,并授予荣获一、二等奖的5名教师为“安康学院青年教师教学能手”荣誉称号。

教务处和各二级学院组织开展了“课改沙龙”特色活动50余次,说课改、做课改,教研教改形成了一个热潮。

2017年,我校获批省级教改项目4项,其中重点攻关项目1项;获批首批省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获批省级在线开放课程3门;“清华教育在线”教育综合平台(U慕课)课程活跃度,我校居同类用户前列;单政社学院林波老师在教育部2017年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专项检查中被评为优秀教师,艺术学院教师田川、王正祺在陕西省高校音乐学专业教师教学技能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

四、推进校地校企合作,加快产教融合教学平台建设

积极协调推进校地校企联合培养、共建实验室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等工作,引入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资源参与到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来,加快突破人才培养流程学校内部循环问题,深化产教融合。

2017年,我校相关企业合作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项;申报的产教融合项目成功获批省发改委立项,计划投资1.32亿元,将在江北新校区建设“秦巴生物资源开发利用产教融合实践平台”和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产教融合应用创新基地”2大平台;学校与安康市中心医院组建了安康学院附属医院,与安康市农林系统相关单位共同组建了农业科技创新合作联盟,与安康高新区管委会达成协议共建大学科技园;二级学院分别与西安云间科技、达内科技、阳晨牧业、中科纳米、北京正保、北京双元、深圳国泰安、安康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监测中心等12家企业签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议;新建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32个;落实合作共建实验室项目7个;新建16个实验室,经费投入900万元。

五、推进“教学与团学一体化”实施机制,抓实“课内外一体化”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

2017年学校推进构建了二级学院一名副院长协助党总支书记分管,学校团委、教务处、招就处等合力实施课内外一体化和创新创业教育的工作组织新机制,围绕学生思想品格和综合素质提升,在活动项目上,实行“课内课外一体化”设计,在工作组织上,推行“教学与团学一体化”实施,破解团学工作与教学工作“两张皮”问题。

2017年,获批国家级大创项目22个,省级32个。全年学生在各类学科专业竞赛和文化活动中共获得国家级、省级以上奖励296项,发表论文35篇。

六、精心组织省厅专业评估检查工作,全部顺利通过

一是,高质量组织完成了全省师范类专业引导性评估工作。学校精心组织,相关二级学院认真自查自评,全校10个师范类专业全部顺利通过省上第三方专家评估。

二是,完成了教育厅对2014年新设的环境生态工程专业和学校体育工作的检查评估;完成了应用物理学、工程管理两个专业学士学位授权评估工作。

三是,启动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和食品科学与工程3个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试点工作。

七、强化内部质量监控,教学运行平稳有序

一是进一步落实校领导听课制度,全年校领导平均听课6节次;二是加强教学秩序巡查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整改,全年共抽查8次,通报6次;三是创新督导工作,推行校级督导联系二级学院制度、实现督导重心下移;四是优化评教指标和组织实施过程。在对学生、任课教师和相关职能部门人员的调研基础上,对评教、评学和教材评价指标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将思想政治理论课评教指标单列,在评教实施过程中,同行评教只对听过课的教师进行评价。使其评教结果更加客观、科学合理;五是注重信息员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现有教学信息员166人,通过信息员收集反馈的教学、管理等问题300余条,做到条条有落实、件件有反馈;六是以学生考试成绩(卷面、平时、综合)大数据分析,监测课程教学质量异动情况,为二级学院教学质量管理提供支持。七是建立了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常态监控,并依据2017年度教学基本状态数据为基础,撰写了《安康学院2016-2017学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八、完善考核评价激励导向机制,改进二级学院教学工作目标管理

学校在总结近三年对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核评价的基础上,制定了《安康学院二级学院教学工作考核办法(试行》,修订了考核指标,二级学院教学工作年度目标任务与考核指标体系对接,“一院一策”。同时,优化了工作流程,评价过程坚持公平公正、定量与定性、日常与专项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聘请以学校学科首席专家为主体的第三方评估团队。根据考核结果,设置了二级学院教学管理奖,达到了“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的作用,促进了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

九、跟进转型发展,加快教学管理制度建设

为适应学校转型发展与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适应教育教学改革新形势和新要求,2017年组织制定修订了《关于推进“一流专业”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实施意见》《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学生转专业实施办法》《课程考核管理办法》《毕业论文(设计)综合改革指导意见》《第二课堂与创新创业教育实践项目学分认定办法》《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与管理规定》等17个教学管理文件。

十、注重高等教育教学管理研究,加强经验交流与推广,建设学习型教学管理队伍

学校教务处组织编印了《高教研究动态》《教学督导简报》《教育实习简报》等3种内部刊物,今年共出11期,为督导、教师、学生交流教学管理、教学改革和学习心得提供了平台,思想交锋,观点分享,取得良好效果。教学管理人员发表教育教学管理类文章21篇,获得校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5项,在教育厅网站“热点聚焦”栏目刊发反映我校教育教学改革及管理类专题报道11篇。

上一条:我校举行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017年度任务考核答辩会
下一条:我校承担的“春笋计划”项目2016-2017年度课题成果通过答辩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