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二级学院:
根据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首批普通高等学校产教融合专业群立项申报的通知》要求,为做好我校产教融合专业群(以下简称“专业群”)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建设目标
充分发挥陕西高等教育优势,面向国家战略和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紧密对接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重点产业链,建设一批以学科交叉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为特征,精准服务区域产业发展的产教融合专业群,形成“链群精准对接、校企深度合作”的陕西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建设新生态,培养更加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二、建设原则
需求导向。围绕省人社厅《重点产业链人才需求目录》(见“秦云就业”微信小程序),精准对接陕西省制造业、现代农业、文化旅游业重点产业链开展专业群建设。一个专业群服务一条重点产业链或关键环节,确保教育供给与陕西产业发展同频共振。(《陕西省重点产业链名单》见附件1)
多元协同。深化校校联合、校企联动的协同育人机制改革,打造多所高校与企业围绕同一产业链协同培养的育人格局,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资源互通。
服务产业。以对产业链的贡献实绩为核心指标,推动专业群紧密对接产业链需求开展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升高等教育对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力。
合作共赢。建立校企深度合作机制,通过协同培育本科人才、联合攻关项目等,实现教育资源与产业资源双向赋能,形成教育提质、企业增效、学生受益的多赢格局。
三、建设类别、数量及申报条件
(一)建设类别与数量
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项目分为校级、省级两类。在省级专业群建设中,我校限额申报1个;校级专业群由我校自行组织建设,为省级专业群储备优质建设基础与后备力量。专业群可打破省域界限,立足城市群发展需求组建跨省专业群。
(二)省级专业群申报条件
1.每个专业群成员高校不少于3所,群内专业不少于5种。
2.每个专业群中企业、科研院所和其他社会组织等成员单位不低于3个,同一个成员单位参与专业群数量不超过2个。
3.牵头专业应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或陕西省重点产业链急需的“四新”专业,具备引领省内相关专业深化产教融合的能力。
各牵头单位申报时均按省级标准申报,学校将对申报材料进行评审,根据限额择优确定省级专业群推荐名单,并立项建设校级专业群。
四、建设标准
产教融合专业群按照《陕西省普通本科高校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标准》(附件2)开展建设。各申报单位也可参考省人社厅“秦云就业”小程序《陕西省人才需求目录》(附件5),进一步了解产业链需求。
五、项目管理
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将联合开展省级专业群立项遴选及建设工作。项目建设周期2年,实行动态管理。省教育厅、省人社厅将组织各立项单位定期总结专业群建设典型经验,梳理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案例成果,以案例汇编形式印发,供各高校、合作企业学习借鉴,推动全省本科专业群建设水平整体提升。
六、材料报送
1.申报材料由牵头申报单位于11月26日(星期三)前统一报送至教务处教学研究科2107A室。
2.纸质材料包括:牵头申报单位填写的《专业群备案表》(附件3)《专业群建设项目申报书》(附件4),申报书需附支撑材料,以上材料各一式一份。
3.电子材料包括:《专业群备案表》《专业群建设项目申报书》《支撑材料(PDF格式)》按照“二级单位名称+专业群申报材料”命名发送至邮箱akujwcjxk@126.com。
联系人:王老师 刘老师 电话:3261824
附件:1.陕西省重点产业链名单
2.陕西省普通本科高校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标准
3. 专业群备案表
4. 陕西省普通本科高校产教融合专业群建设项目申报书
5. “秦云就业”小程序《陕西省人才需求目录》
教务处
2025年11月17日